商洛日報 - 商洛之窗訊(張 勇)我走過的地方,見過的世面,經歷過的場合,應該不算很少,回頭審視這些地方、世面、場合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,有三個地方很值得徹悟一番。
三個地方分別是:貧困地區(qū)、監(jiān)獄和殯儀館。
對于貧困,不同階層、不同人群,有不同的理解。在絕對貧困的地區(qū),貧困是衣不遮體,是食不果腹,是宿不擋風;對于普通市民來說,是工作難尋,沒有穩(wěn)定收入,生活質量不高;對于工薪階層,是工資偏低,沒錢購房購車添置時尚物品;在已經富有的人們眼里,是財富不如人多,身價不及人高,別墅沒有人的氣派,坐騎不及人的奢華……
我成長生活在陜南的連片貧困地區(qū),一直以為自己夠“命苦”的了,可是,那年當我有幸去了一趟真正的西部,才知道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貧困。他們沒有水洗澡,連喝的都是“望天水”,能有半年糧的人家,就是“富裕戶”了,如果沒有國家的援助支持,即使清湯寡水,也填不飽一年的肚子,更何況他們該享有最基本的精神文化生活了……設身處地想一想,如果我們都叫苦叫貧,那么,人家還活不活?我的“命苦”頓時成了身在福中不知福了。如今,那里的情況可能就大不一樣了。接受一次真正的貧困洗禮,能使人知足常樂,心里得到平衡。
監(jiān)獄,是個人人怕去,未必人人去得了的地方。所以,在人們心目中,是個幽森神秘之地。因工作關系,我們參加了一次“黨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基地”——xxx監(jiān)獄。其實,現(xiàn)代監(jiān)獄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恐怖可怕,反而是個充滿人性和文明的地方。在那兒,參觀了監(jiān)獄的車間、監(jiān)舍、飯?zhí)?,觀看了服刑人員操練、學習,聽取了服刑人員的懺悔。在與一位服刑人員交談時,問道:“監(jiān)獄條件這么好,你的刑期滿了,還愿意出去嗎?”他不假思索的答道:“當然不愿意,我現(xiàn)在就想出去。”又問:“為啥?”他說:“這里雖好,可是沒有自由和尊嚴。”聽罷他的回答,我心頭為之一震:原來,世上最珍貴的東西不是金錢財富,而是自由和尊嚴。如果不是身陷囹圄,就很難掂量出自由和尊嚴的分量。人類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,在自覺選擇文明的時候,也選擇了自我約束和抑制欲望。在監(jiān)獄里,覺得自由最珍貴,而在外面,卻常為欲壑難填而焦心。面對這些失去自由尊嚴,又無比渴望獲得自由尊嚴的人們,作為一個自由尊嚴擁護者,難道不覺自由的天空是那么湛藍,尊嚴的陽光是那么溫暖么?誰還敢不好好珍惜自己的擁有,而愿意肆意糟蹋呢?
人去殯儀館,通常有兩種情形。一種,那是人人得去的終極歸宿,只是有人去得早些,有人去得晚些。以歸宿的身份去那兒,什么也不知道,什么也不要了,對人來說,是沒有任何意義了。另一種情形是,去吊唁逝者,送死者上路。
人入中年以后,去殯儀館送行的機會漸漸多了起來,每送走一個長輩、朋友或者同事,就免不了要陷入長時間的沉思中。發(fā)覺人生真的太短暫。一生就那么幾十年光景,除了年少不更事,老了犯迷糊,睡覺做大夢,真正清醒的時間并不很多。良田萬傾,日食一升,華宅萬間,夜眠五尺,人為生存所需的東西并不多。一旦躺進了殯儀館,世間所有一切,與他還有何干?立于死者面前,站在陰陽界上,看著尸體被推進高爐,隨著一縷青煙梟梟升空,變成一撮白灰。帝王將相如此,平頭百姓如此,可以說是人類社會最公平的地方。到殯儀館悲悼逝者,其實就是參悟生命,透徹生死。人若看透了生死,還有什么想不通,看不開的。
理解了貧困,便懂得了滿足;了解了監(jiān)獄,便掂出了自由和尊嚴的價值;體驗了殯儀館,便看透了生死,徹悟了生命,洞明了世事。這三個地方,無愧為人生哲學大課堂。如果來到這三所課堂還無所悟,還不懂得拷問生命,反省人生,學會感恩,斯人恐怕就不配擁有人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