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見面的時候,我在一家酒店吃完飯,和幾個朋友在等電梯,一個服務員突然走到我跟前,說有人找我。轉(zhuǎn)過電梯角,我看見了久違的虹姐。她穿著員工服,看到我既羞澀又欣喜,簡短寒暄后,她告訴我,他們離婚了。
隨后我按她留的地址去了她臨時租住的小屋。那是怎樣一個簡陋的家啊,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,一張行軍床,一個簡易衣柜,一臺舊電視機,一條木凳,筷子籠是白酒的包裝盒,一塊裝修板材的角料是案板,破碎的地板磚是桌子,孩子坐在紙箱上寫作業(yè)。那天下午窗外陽光刺眼,我在這間小屋里卻感受不到一絲的溫暖。臨走時,我偷偷在枕頭下壓了200元錢,希望虹姐能給孩子改善一下伙食。
或許是生活的重壓,害怕面對娘家人的她最終走投無路,無奈的帶著寶兒回了老家。然而,兄嫂卻以當初她的決絕離開為由,不肯接納他們母子。她不得不再次背井離鄉(xiāng),到城里給人加工棉被,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。不過,她說為了她的寶兒,她不會倒下的,讓我放心。
幾年之后的某一天,我手機上顯示了一個來自上海的陌生電話,接通后卻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,是虹姐!那頭她欣喜地告訴我,在朋友的介紹下,她去了上海一家博物館,每天的工作是專門給外國人演示中國刺繡工藝,她的作品也再次銷往國內(nèi)外各地。掛了電話,看到手機上虹姐發(fā)來的彩信,一個笑靨如花的女人和一個外國女士親密相擁的合影。抬頭看著窗外,陽光透過窗戶灑落在陽臺,我的心中充滿了溫暖:這才是她該過的生活!
虹姐,祝福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