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洛日報(李順達)夏日的山陽縣高壩店鎮(zhèn)石頭梁村,鮮花芬芳爛漫,綠樹碧綠亮眼,一幅田園風光。程同倉就土生土長在這個位于山陽縣城東15公里鶻嶺腳下的村子里。程同倉放棄每年能掙百萬元的老板不當,毅然回到家鄉(xiāng)擔任黨支部書記,帶領村民致富,全村3100多人人均收入由幾百元發(fā)展到現在的1.3萬多元,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。
村民請他當村官
程同倉小時候家境貧寒,十幾歲就外出打工學建筑技藝。上世紀70年代,石頭梁村成立建筑隊時,他就擔任隊長。1984年,程同倉整合本村建筑技術力量,成立了擁有員工400多人、固定資產300多萬元的蒼龍建筑公司。
2002年底,石頭梁村委會換屆,村民意見不統(tǒng)一,選舉一拖再拖。有人提議,去找程同倉,他能把建筑隊搞好,就一定能把咱們村管理好。就這樣,村上數十名黨員干部和村民一同前往山陽縣城,把程同倉請回了石頭梁。
2003年至今,程同倉帶著全村人的重托,一干就是十幾個年頭。
2013年夏秋,山陽出現嚴重旱情,石頭梁東、西溝兩組有20多戶農民收成幾乎為零。為了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,程同倉自己拿出3.8萬元分給24戶困難群眾救急。
程同倉當上村支書時,村里有個孩子叫程同軍,家人相繼去世。11歲的程同軍只有寄養(yǎng)在外婆家,可外婆年事已高沒有經濟來源,于是程同倉多方為程同軍籌到了9萬多元。如今程同軍20多歲了,在西安打工有了收入,村民們幫他建起了新房。程同倉告訴記者:“籌集的錢現在還有2萬多,我決定用這筆錢給程同軍娶媳婦用,這娃沒有父母,我就要操起這個心。”
據高壩店鎮(zhèn)工作人員介紹,程同倉每年給村民代辦上戶口、合療蓋章等瑣事,最少也在100多次。
讓全村人富起來
為了讓群眾致富,程同倉把建設“建筑勞務專業(yè)村”“良種核桃種植專業(yè)村”和“萬頭生豬養(yǎng)殖專業(yè)村”作為產業(yè)發(fā)展目標。
2009年程同倉整合村建筑工程隊,注冊成立了陜西中達建筑有限公司,下設15個項目部,吸納本村村民720人,實現戶均有1人搞建筑,去年全村建筑勞務產業(yè)創(chuàng)收1164萬元,占全村總收入的70%以上。
他帶領村民積極發(fā)展養(yǎng)殖、林果產業(yè),建立了勞務、林果、畜牧產業(yè)三個專業(yè)協(xié)會,目前全村商業(yè)、加工業(yè)、運輸業(yè)大戶已發(fā)展到60多家,年收入230多萬元。
程同倉帶領班子在村上修路,架設橋涵,修建蓄水池,實施庭院綠化,建沼氣池。村上還籌資6萬余元購買垃圾清理車,聘請保潔員,對全村道路、公共場所等堅持每天清掃。
“幾年不來我們村的人來了都不認識,我們村的變化大呀,現在好多年輕人都回村創(chuàng)業(yè),以后我們村的發(fā)展前景會更好。”正在庭院里曬太陽的郝大爺樂呵呵地說。
一心為了群眾
和程同倉一起共事的村干部感慨地說:“程支書有一股不服輸的勁,要干事就要把事干成,搞項目如果缺少資金,他就拿自己的錢墊上。”
程同倉在工作中點子多,他為了能隨時摸清村情,每年都要召開3—5次民情懇談會,一來了解群眾對村上有什么意見,二來了解群眾家里有什么困難,并且堅持做到這個月開會,下個月就解決。正是因為這樣,村民才信他、服他、敬他。
當記者問及為什么村上想辦什么就能辦成什么時,村民監(jiān)督委員會主任郝家榜給出了答案:“一是支書人品好能帶隊伍,二是我們村上財務非常透明。就拿財務來說吧,我們村500元以下的支出要3個人簽字,500到5000元的支出要4個人簽字,5000到1萬元要5個人簽字,1萬元以上要6個人簽字,一個都不能少。村上所辦實事都有實施規(guī)劃,并且年終給群眾公示承諾兌現情況。跟著這樣的支書干,我心里特踏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