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賢法師:大乘佛經中的五個“不”
原標題:明賢法師:大乘佛經中的五個“不”
明賢法師
不忘初心不請友,不念舊惡不變緣;
心不妄念佛親教,法輪再轉無別傳!
不忘初心、不請之友、不變隨緣、不念舊惡、不妄念,是大乘佛法宏觀的綱維,更是最核心的修行要素,也是大乘佛教價值觀指導下的做人原則。牢記五條,大乘在握。
《遺教經》中佛陀說“不妄念”,《大乘起信論》中又強調“不變隨緣”,《八大人覺經》中佛說了“不念舊惡”,《維摩詰經》廣說“不請之友”,《華嚴經》中反復說的,則是“不忘初心”。這五個“不”字都至為經典,而且都是經典中所說的經典。
“不妄念”的這個“念”,所指的是正念,正念是心,不要失掉了心,不失去正念。心要在這里,不要放它飛了、跑了。不要太過分昏沉,也不要過分掉舉,也不要過分馳逐外境。這“不妄念”,你若心能專致一處,便是心能守志,人的心能夠守住自己身心的所在,守住自己的意志,抱道守一,莫讓魂魄、意志分離了。魂魄意志分離是個什么情形呢?我們上次課提到《楞嚴經》里面所說的,人有情和想,情想均等是人,情重想少那就是畜生,如果是想多情少就是飛鳥、飛在天上爬行陸上的這些生命,皆因果報所感如此受苦之身。那么人也有魂和魄,如果魂重魄少,那是做天仙的,如果魄重魂少,那就做鬼了,做鬼王、大力鬼王。人們常形容某人魄重魂少,便說他“有魄力”,即說其能辦事,但不知道為什么能辦。若是魂多魄少,整天就是妄想連翩、異想天開。為什么叫“異想天開”呢?這“異想”,是不切實際的浮想,其心念天天四處游蕩。假設一個人駕馭企業(yè),魄力很大、很足,但若缺乏靈魂?那么他就表現為“能辦事”,但缺乏提升的思想因素。若一個人的心,每天能飛十萬八千里的鯤鵬一般,像大鵬金翅鳥一樣,能夠天南海北到處妄想,但卻辦不成事,這是典型的魂多魄少。
魂與意主張揚及消散,魄與志主集聚與沉定。魂和魄的問題,跟我們的“念”有關。咱們念要“念”一個均衡,念一個情想均等,還要念一個魂魄意志均等,都能夠比較平衡地持守在這個“中”、不離這個“中”、聚集于這個“中”。你不能過于地飛,也不能過分地墮。這是“不妄念”的真義——這不妄念的“念”,是念在哪里呢?念就念在不上不下、不偏不倚。非情多,非想多,不偏于魂,也不偏于魄,抱魂歸魄、抱志歸意、抱道守一在這個地方,叫做“當下即是”的這個地方,這是我們的心要呆的地方,這就叫做“不妄念”。
所言“不變隨緣”,是一定要基于“不妄念”的。你念已經忘失了、飄了、飛了,念心已不在堂,你處處生硬,怎么可能不變隨緣呢?也就是說,別人正有千方百計,你恰無一定之規(guī),你肯定是要被別人牽過來奪過去的,對吧?你的心念被外在強緣或別人引奪了,被奪走了。而這“不變隨緣”一定是要“任你千方百計,我有一定之規(guī)”,所以才能不變隨緣的。你有一個主心骨在這兒,有一個你自己可以把握的在這里,你才可以“不變隨緣”。
那么《八大人覺經》里佛說了一個“不念舊惡”,這個“不念舊惡”也依然要以“不妄念”和“不變隨緣”作為基礎。你如果沒有“不妄念”和“不變隨緣”的心理基礎,其個人想不念舊惡是很難的。一看到這個人你就對他發(fā)起火來,對這個人有氣,那你這“不念舊惡”是不可能了,他以前有點什么不好的事,你隨時都想起來了,不是個修行人的用心。你一個人為什么總能想起別人不好的事呢?為什么能把別人不好的那些事想起來呢?就是因為總認為自己好,這念頭就“飛”了,這念頭在想自已、他人過去的那些事,沒有守在現在這個位置上,沒有把握當下,心被埋在了回憶中,沒有留在這里、沒有留在當下,因此便常念舊惡,不能不念舊惡。
那么以“不妄念”、“不變隨緣”、“不念舊惡”為基礎,《維摩詰經》里這“不請之友”,這就是一個從內在的構建到向外的開展,到向外的完善,對外人的幫助上去了,由內向外,便成了一個幫助他人的發(fā)心因緣了。你怎么幫助別人呢?你如果能夠平等關注你自己的生命,對他人的生命也有同等水平關注以后,你就會作“不請之友”:別人沒有請你幫這忙,你發(fā)現有問題了,你會將這一問題為其解決掉。他不請你,你也來,這就是不請之友;他不請你,你也對他好,這就名為不請之友。這很重要。這“不請之友”的力量從哪里來呢?從內心里來。因為可以不妄念、可以不變隨緣、可以不念舊惡了,才可以做不請之友。念著舊惡怎么做不請之友?。克赃€是要由內向外逐步逐步地拓展開來。
這“不請之友”已然成就了,還有更重要的一點,就是“不忘初心”。這“不請之友”并非主動跟人合作狐假虎威、狼狽為奸的事,這里要求要“不忘初心”。雖然做了不請之友,但卻是關注用心之道的朋友,是對于個體和他人生命同等關注、同等愛惜、同等珍重,我們這樣來做的才是不請之友。我們不是庸俗的,可以有庸俗的一面,可以有比較世俗的一面,但主體沒有變,沒有忘初心,幫他人的念頭,一個良好的初心,這個用心沒有變掉。最重要的還不是“變不變”的問題,而是“忘沒忘”的問題。如果說我根本就沒有忘失過,常常都能用起當初那一念來,此人的為人就已經很難得了,他為人處世已然特別懂得怎么樣去安頓身心了。這一念他能夠用得起來,他便比較純粹,不是那么染污了。染污得多,變化得多,容易忘失初心的就多。
那么這不忘初心的心,還是一定要有前前后后的這些基礎,并且能時?;仡?、經常提點當初的那一念善心。這個初心是很重要的,我們看人與人之間打交道,剛一見面第一反應,往往就是以后經常跟這個人打交道的基本的心態(tài)、態(tài)度,往往基本上都是按照第一念產生的反應去發(fā)展,這就是緣分和因緣。
那么我們這一菩提之心,我們的這個求道之心,它也是要這種因緣來提攜,并進行貫穿的。我們的菩提功德就像一顆一顆散落的冰葡萄,所以有了這“不忘初心”的一條線貫穿起來,一顆一顆就不會遺落。
這是飯桌邊的一小課,是佛教經典中的“五個不”,大智君子,這“五個不”,要記?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