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日報訊 (記者/黃少宏 通訊員/王創(chuàng)輝)生產銷售電梯“傍上”國際電子機械巨頭、推銷產品不成竟發(fā)起惡意訴訟詆毀、知名115網盤被指侵權后主動維權成功……
在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,4月22日,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2013年十大知識產權民事案例。包括西門子(中國)狀告東莞市西門子電梯不正當競爭糾紛案等10個案例成功入圍,來自東莞中院知識產權庭的法官還對部分典型案例進行逐一點評。本報節(jié)選登其中3個案例。
案例1東莞“西門子電梯”不是西門子生產的
2008年開始,一些標有“西門子”字樣的電梯陸續(xù)出現在廣東的一些住宅與寫字樓里。這些電梯的生產商為東莞市西門子電梯有限公司,注冊資本為1500萬元,經營范圍是生產、銷售、安裝、維修電梯,公司域名為dgsiemens。com。該公司在其生產的電梯里均標有“西門子”、“SIEMENS”字樣。
西門子(中國)有限公司訴稱,該公司以及企業(yè)字號、商標為一般公眾所知悉,在國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。東莞西門子的中英文字號與其中英文字號相同,構成不正當競爭。且東莞西門子在其生產銷售的電梯上、廣告宣傳和網頁上大量使用“西門子”字號,會使人誤認為東莞西門子是西門子(中國)的子公司或關聯企業(yè),造成商品來源的混淆。
經法官庭審調解,雙方在法庭上達成調解協議。根據約定,東莞西門子要在3個月內變更企業(yè)名稱,并停止使用域名,同時補償西門子公司12萬元。此外,若東莞西門子在3個月內不履行上述調解協議,賠償金額將提高到20萬元。
●點評:該案涉及的不正當競爭問題極具典型性,也是東莞法院系統第一宗進行庭審直播民事案件。案件雖然是當庭達成調解,但是案件審理過程生動體現出法院堅持利益平衡原則,平等保護本地企業(yè)和外地企業(yè)合法正當權益,司法效果和社會效果良好。該案件還入選2013年廣東省十大知識產審判權案例。
案例2115網盤域名侵權不成立
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云存儲網盤之一,發(fā)端于東莞松山湖的115網盤在全球為超過8000萬用戶提供免費網絡硬盤服務。2013年,持有“115”注冊商標專用權的邯鄲公司向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,狀告一一五公司使用115域名的行為侵犯了其注冊商標專用權,且未經其合法授權在產品上將“115”數字進行商標使用,導致大眾產生混淆或誤認。
2013年11月17日,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邯鄲公司敗訴。邯鄲公司不服一審判決,隨后提起上訴。
結合雙方的辯詞,二審法院認為,經庭審確認一一五公司主張其域名早在1999年注冊,盡管不確認轉讓時間,并不影響其合法使用,只是其使用不得侵犯他人相關知識產權權利,而邯鄲公司沒有提交任何證據證明其持有注冊商標的知名度。因此,一一五公司域名的使用不會與上訴人的商標權使用產生消費者混淆。另一方面,本案的證據可以確認一一五公司對“115。com”的使用不在邯鄲公司持有的注冊商標類別商品范圍內。二審法院認為一審判決結果正確,應予以維持,依法駁回邯鄲公司上訴,維持原判。
●點評:該案是一起具有典型意義的知識產權確認不侵權案件。法院通過案件的審理,對商品類別近似的認定規(guī)則、商標近似的判斷標準等問題進行了全面、具體的審查,對于商標侵權的判斷具有標本作用。同時,從該案的審理結果上看,有效維護了東莞市知名企業(yè)的正當權益。
案例3推銷產品不成發(fā)起惡意訴訟
吉態(tài)公司是一家主要設計生產鞋盒的印刷企業(yè),永聯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印刷耗材的公司。
2011年至2012年期間,永聯公司曾派相關業(yè)務人員到吉態(tài)公司推銷其生產的印刷耗材,但由于價格過高,吉態(tài)公司未訂購產品。永聯公司為達到其目的,以惡意訴訟、虛假訴訟的方式,向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起訴并申請證據保全。
就在法院來到吉態(tài)公司采取保全措施當天,吉態(tài)公司員工以及外國客戶看到此情形,以為吉態(tài)公司經營發(fā)生異常,致使吉態(tài)公司停產多日。整個保全過程中并未查到所謂的侵權產品,永聯公司見其惡意訴訟目的已經達到,就向法院撤回該案訴訟。吉態(tài)公司多次向永聯公司發(fā)函要求確認是否侵犯其商標權,永聯公司均予以拒絕。
吉態(tài)公司認為,永聯公司在明知吉態(tài)公司沒有使用侵犯其商標權的印刷耗材的前提下提起訴訟,是為了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,嚴重侵犯了吉態(tài)公司的商譽,造成了吉態(tài)公司重大經濟和商業(yè)損失,請求法院判令永聯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及為維權而支付的合理開支。
●點評:該案是一起知識產權確認不侵權案件,并同時要求被告賠償損失。法院通過審理判決確認東莞市吉態(tài)紙品印刷有限公司使用潤版液的行為不侵犯永聯印刷耗材(深圳)有限公司注冊商標專用權;并判決被告賠償原告維權合理開支,但沒有支持其他損失賠償要求。
因為盡管法律規(guī)定,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,應當承擔侵權責任。但本案根據現有證據,永聯公司提起侵犯商標權之訴,以及申請證據保全均系對其自身合法權利的正當行使,并無不當之處,也不屬于怠于行使權利的行為,吉態(tài)公司以永聯公司惡意提起訴訟和證據保全為由要求賠償,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。